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(https://www.029zz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云计算 > 正文

华为云或将成为华为“浴火重生”的起点,它强在哪里?

发布时间:2022-10-20 02:30:21 所属栏目:云计算 来源:网络
导读: 今年以来,公有云市场再起波澜。
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华为遭受了沉重打击,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业务发展受挫,华为开始退守国内市场,同时最大程度地拓展了战线,最直接的例子就是:华为云

今年以来,公有云市场再起波澜。

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华为遭受了沉重打击,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业务发展受挫,华为开始退守国内市场,同时最大程度地拓展了战线,最直接的例子就是:华为云突然向阿里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,以图抢占阿里云的市场份额。

而这种抢攻也颇有成效,华为云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,基础设施规模、付费用户数等高速增长,根据IDC的数据,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云在中国云厂商中增速最快,位列中国公有云市场(IaaS+PaaS)第三,已连续五个季度在中国TOP云厂商中增速最快。

华为云计算_云计算华为_华为fusion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

而没想到的是,华为云的份额并不是从阿里云手里抢来的,阿里云份额进一步上涨,从趋势上看,市场整体正持续向头部厂商靠拢,others不记名厂商的份额则进一步压缩,悲观地说一句,留给others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
回到华为云上,华为云寄托了华为未来发展的希望,按照华为内部的定位,"华为云是华为公司的黑土地,且是唯一的黑土地",而其目标也很远大,"三年干掉阿里华为云计算,跻身世界云五强"。而云市场当前还处于线性发展阶段,未来的市场还非常巨大,从当前发展势头看,未来云市场头把交椅似乎已成阿里与华为"二龙争珠"。

那华为云的优势在哪里?有什么值得其他有志于云市场的其他玩家(比如移动云)效仿的吗?

先来谈谈华为云的优势——

第一,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。

华为云背靠一个巨大的金库,就是华为在ICT基础设施领域长达近30年的技术积累,无论是云、管、边、端,任何一方面,华为都很强势,特别在于管(5G)、边、端等领域,几乎处于寡头地位。

此外,华为在AI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强大,既包含底层的AI芯片,比如号称全球算力最强的AI新品昇腾910,算力最强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,以及华为麒麟810芯片上的昇腾Nano,也包含从移动端到云端的全栈全场景AI产品布局,如MindSpore人工智能框架、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,CANN算子库等等。

云计算华为_华为云计算_华为fusion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

华为云可谓是集"5G+云+AI"三大技术实力于一身,再加上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雄厚的研发资金,赶上5G、AI、云计算结合所带来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的机遇,华为云快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也是自然。比如,华为云年中推出的公有云、私有云一体化的华为云Stack,对政企市场大客户具备很大的吸引力。

第二,长期深耕政企市场的经验。

传统上,阿里云的主要客户为中小型的客户,特别是互联网客户;腾讯云的优势领域是游戏类客户;华为云则更偏重大型政企类的业务关键型客户。而当前云市场开始由中小企业向传统的企业和政府拓展。这些政企的需求和痛点复杂得多,它们的业务特性决定了不会选择简单的公有云,而是开始对混合云提出了新的需求。

而这恰恰是华为的优势所在,华为深耕政企市场多年,无论是之前的机房建设还是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,华为在政企市场的底子几乎无人能敌。

今年 3 月,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中谈到华为在 to B 市场中的优势:"互联网已经经营了 10 多年,C 端市场几乎全覆盖了,我们不要和 BAT 正面竞争。企业对安全性的要求要重过私人对安全性要求,企业要求高可靠。这个是我们的强项,是 BAT 的弱项。我们要坚持面向中大企业和政府组织,这就是和 BAT 不同的地方,我们要杀出一条不同的路来。"

比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,一众互联网出身的云厂商都很难有所作为,相比之下,华为云的优势则非常明显。毕竟,这是传统ICT厂商的地盘,华为光是卖服务器(最早阿里云用的都是华为的服务器)、存储(华为是国内最好的存储厂商之一,拥有芯片级自研的能力)、数通网络设备积累的客户,再加上长期积累的行业智慧(Domain Knowledge)助力和行业合作伙伴协同,在这波大势之下的转化率会让对手难以望其项背。

云计算华为_华为云计算_华为fusion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

要知道,如今数据主权和安全已成为企业非常看重的点,很多企业也正是出于此选择了华为云。华为作为设备和服务厂商,不跟伙伴、客户抢市场,还有5G、AI加持的端边云协同优势,对于这些企业们的诱惑是巨大的。

第三、天生的全球市场。

云计算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全球化的,而华为云也是一开始就把目光放在的全球。2017年华为轮值CEO郭平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雄心勃勃的表示:世界上最终会剩下五朵云,华为云会成为其中之一。

在全球市场拓展上,华为云具有天生的优势,得益于华为本身的业务拓展,华为云从一出生就是全球化的。经过30年的发展,华为业务遍布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,这给华为云的出海提供了坚实的基石。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预测,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664亿美元,海外是一片巨大的市场。

第四、共赢的生态政策、有坚守的原则。

华为云打造了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,始终和合作伙伴们共享商机,不与伙伴争利;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坚持恪守边界,从成立之初即提出了"上不碰应用、下不碰数据、不做股权投资"的三不原则,让客户安心上云;坚守承诺,生态政策稳定,让伙伴安心合作;坚持为伙伴们提供专人服务,全面赋能。截至目前,华为云已经发展了6000多家合作伙伴。

华为"合作共赢"的原则在渠道扶持上就能略见一斑。大部分云服务商,比如阿里云,渠道帮着阿里打客户,阿里却一步步把客户收归自己,典型的卸磨杀驴;同时,阿里云在全国有大量的直销,直销最牛逼的招式:打折,同样的品质不同的价格,渠道商没法玩。华为不这么玩,华为一般不会直接参与项目投标,都是由各地的渠道商去投标,这等于华为帮着渠道商打客户;华为云的直销团队貌似除了跑政府很少跑企业,对于渠道商来说,空出市场给渠道商生存的空间。

当然,华为云也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,比如,在营销战略上,华为云就落后阿里云一大截,公有云未来发展终究遵循的是长尾效应,华为云如何在公众客户面前长袖善舞,这一点还真的得跟阿里云学学。

华为云计算_云计算华为_华为fusion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

从华为云身上,我们(比如移动云)能学到什么?简单谈几点。

先谈技术。我认为,对于一个云服务商来说,技术不是决胜的关键,但是必要的基础。怎么说,我觉得所谓云技术并没有什么核心不核心的,市场上的PK绝对不是技术的比拼,我不相信阿里云有啥技术是华为学不会的,移动云也一样。但是,前提是你要有一套基本完整、自主可控的云技术,这是发展的基础,比如,早期的云解决的是资源的问题,包括资源极致的性价比和弹性伸缩,而今天的云要解决面向未来政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问题,你要有一套可控的技术/产品/解决方案去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。而天翼云就在这一点上吃亏了,由于没有自家可控的技术,虽然其份额不小,但存在感一直不强,其未来也不被看好。

然后是ToB的能力。这是在当前竞争阶段中能确保生存下来的至关重要的能力,当前云市场重点逐步开始由中小企业为节省成本的上云需求,向传统的大型企业和政府为提升效率的上云需求转变。区别在于,这些大型企业和政府的需求和痛点复杂得多,它们的业务特性决定了不会选择简单的公有云,而是开始对混合云(公有云+私有云+边缘云)提出了新的需求。就现阶段的云市场而言,还是得大B者得天下,所以需要强化ToB的能力。

最后是营销能力和生态能力。我觉得云计算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公有云,公有云,可以理解为双边长尾的可运营体系,一边是众多的小b,一边是众多的SaaS开发商,而公有云核心的作用就是匹配,实现小b和SaaS软件的匹配、连接。因此,公有云是长期可运营的,长远来看,得公有云者得天下!

那怎么才能得公有云呢?无非就是要有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SaaS开发者,更多的用户靠的是营销能力,更多的SaaS开发者靠的就是生态能力。

(编辑:西安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